一.帶狀皰疹簡介
帶狀皰疹在台灣地區俗稱生蛇、皮蛇或飛蛇(請用台語發音),因為帶狀皰疹的特徵是皮膚上長一大堆水泡並且沿著神經分布,形狀好像蛇的形狀,所以才會有跟蛇有關的各種名稱。會有紅疹、水泡及神經痛的不適感,整個疾病發展過程大約二到四星期左右。
二.病因及症狀
罹患帶狀皰疹的原因是小時候長水痘痊癒後,水痘病毒潛伏在人體感覺神經節裡,當免疫力、抵抗力下降時(壓力太大、睡眠不足、工作太忙碌),病毒再度被活化了,侵犯神經節引起神經發炎疼痛。
在發作前四天到五天會覺得身體不舒服寒顫或發燒,然後會感到一邊的胸部、軀幹或臉部會有灼熱感,幾天後在同側疼痛位置會出現一群群簇出一起的紅色丘疹,很快變成水泡或膿皰,水泡約五至七天乾燥結痂。形成水泡的同時會感到劇痛,這種感覺像神經抽痛或皮膚灼痛,好像一條蛇在你皮膚下不斷地鑽動一樣,痛苦難耐甚至痛到晚上睡不著覺。在門診病人中,偶而見到肩胛部位或者腰部莫名其妙的疼痛(沒有跌倒扭傷,也沒有姿勢不良),經由復健物理治療三至五天後,治療部位產生一大堆水泡泡,病人常常怪罪治療師是毛巾不乾淨引起的,其實是帶狀皰疹發作,但是初期僅有疼痛症狀,等到水泡泡發作才知道是帶狀皰疹。
以年齡分布而言,超過50%患者年齡大於60歲,帶狀皰疹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千分之4.89,沒有顯著的男女差別,免疫力機能較差的病人,如癌症、白血病、淋巴腫瘤、紅斑性狼瘡、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還有糖尿病發生率也比一般人高。
帶狀皰疹在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,其中以胸部最常見,其次是頸部、頭顏面三叉神經分布區域、腰部、生殖器部位等。
患者如果長在眼睛周遭合併視力模糊、結膜炎等,或者長在生殖器周遭而且合併有排便排尿困難等症狀,這屬於帶狀皰疹重症可能需要住院治療。
有些病患尤其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會有神經痛存在,而且可能持續二至三個月到數年之久
三.帶狀皰疹治療方式
1.多處水泡產生時,盡量不要把水泡弄破,要保持患部清潔,依醫囑塗抹藥膏,以防細菌感染
2.水泡破時,可按醫囑塗抹藥膏並覆蓋紗布,將傷口滲出物吸出
3.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(健保已開放使用,亦即帶狀皰疹及單純皰疹所需口服 acyclovir 400mg,不限年齡、不限發生部位及病患族群,但使用療程以七日為限。
但要注意的是水泡發作前三天服用抗病毒藥物效果較佳,可以縮短病程。
四.帶狀皰疹疫苗
目前市面上只有一種預防帶狀皰疹的疫苗,Zostax 為一種活性減毒性疫苗,和水痘疫苗有相同的病毒株,但強度較水痘疫苗高出14倍以上。根據研究報告顯示,針對60歲以上族群皮下注射帶狀皰疹疫苗可明顯降低帶狀皰疹的發生率達51%和降低帶狀皰疹神經痛的發生率達67%。施打時機為50歲以上健康狀態良好沒有免疫缺失的成人施打一劑,臨床效果至少四至七年,目前尚未有資料顯示可終身免疫(預計接種10後還需追加一劑)
五.帶狀皰疹患部實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