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衛教

足底筋膜炎

發表日期:2020/07/28

足底筋膜位於跟骨及近端足趾骨根部之間,為一強壯且具有相當厚度的扇形彈力結締組織,長時間的壓力(久站、跑步)會導致足底筋膜發炎。

足底筋膜炎病因

足底筋膜炎是成人足跟下疼痛常見的原因,約有3分之一的患者會兩側同時發生,但一般都是一側較嚴重。
40至60歲族群比較常見,男女發生的比率差不多,好發於肥胖、久站、長跑者、芭蕾舞者、有氧舞蹈,或者鞋跟太硬沒有彈性也容易發生。

足底筋膜炎症狀及檢查
大部分病人都是在早上剛下床走路的時候腳後跟嚴重的刺痛,走路五到10分鐘後疼痛的感覺會慢慢減緩,但長時間的走路後或者久坐剛站起來那一剎那,又會產生嚴重疼痛。
理學檢查可發現在足底跟骨的內側結節處最疼痛,足部或足趾向足背部伸展會更加疼痛。

有些病人X光檢查可發現跟骨有骨刺,但醫學統計發現跟骨有骨刺的病人並不一定會產生足底筋膜炎,兩者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。

足底筋膜炎治療方式

  1. 過度肥胖者要減重、避免久站及過度的運動或者跑步、穿氣墊 鞋或者底部彈性較好的鞋子
  2. 急性發作時要冰敷至少三天(一天四次,一次20分鐘),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四至六週。 同時輔以積極的物理治療包括:冷熱敷電療、局部超音波或者低能量雷射治療、漸進式足底筋膜及足部內在肌肉的伸展運動來 改善疼痛
  3. 以上1、2項治療如果效果不佳,可另外採局部類固醇注射,原則上類固醇最多注射兩次為限,或者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注射療法 (prolotherapy)
  4. 體外震波儀器治療:增加足底筋膜血液循環、促進足底筋膜修復
  5. 自體高濃度血小板注射(PRP):內含高濃度生長因子,可使受傷的足底筋膜再生、長出新的組織、徹底的修復損傷的足底筋膜。
     

撰文者:黃有明醫師

把這篇文章分享到: